今天
12月1日
是第34个“世界艾滋病日”,
今年“世界艾滋病日”宣传活动主题为
“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”
虽距离第一例报道已有了40年
但艾滋病毒依然威胁着世界
根据国家卫建委相关统计
截至2021年10月底,
我国报告的现存艾滋病感染者114万例
性传播比例超过95%。
2020年新报告
15至24岁青年学生病例近3000例,
性传播占98.6%。”
那么,除此之外
想必大家也非常关心
两个问题
一是献血会感染艾滋病吗?
二是输血会传染艾滋病吗?
只有科学认识
才能克服“恐惧”
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之一是经血液传播,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》没有实施之前,人们买卖血液(尤其是血浆)泛滥,由于卖血(血浆)组织者们的不规范操作,造成了艾滋病病毒的传播,并出现了“艾滋病村”的情况,导致现在很多人潜意识里存在“无偿献血时有可能感染艾滋病”的想法。
其实,人们大可以打消献血会传染疾病,不仅是艾滋病的疑虑。而至于输到人体的血液,那是需要经过层层关卡“审核”过关的。
医疗耗材,只用一次
自我国1998年实施无偿献血以来,便严格的规范采血所使用的器材都是一次性消耗品,并且按照处理医疗垃圾的方式做报废处理。
血液检测,一丝不苟
血液采集送回血液中心后,血液标本将直接送往检验科,由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内按照国家的标准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,检测共有7项,包括ABO血型、RhD血型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(ALT)、乙型肝炎病毒(HBV)、丙型肝炎病毒(HCV)、艾滋病病毒(HIV)、梅毒试验,乙肝、丙肝、艾滋、梅毒等项目都要用两个不同厂家的试剂进行检测。在酶免法检测的基础上,还需要对血液进行乙肝、丙肝、艾滋项目的核酸检测。
上述检测全部过关,这份血液才会被贴上“合格”的标签。
只要7项中有任何一项不合格的血液都不能用于临床输血!
国家法律明文规定
保障输血安全
《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》2015年7月1日实施的新国标要求:献血者必须进行实名制献血,根据《血站管理办法》规定,献血者在献血前应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,血站应进行核对并登记。冒用他人身份献血的,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承担责任。 献血者必须如实填写健康征询与检查: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》的规定,须对献血者进行健康征询与一般检查,献血者应该如实填写健康状况征询表。不真实填写者,因所献血液引发受血者发生不良后果,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承担责任。 安全献血者的重要性:不安全的血液会危害患者的生命与健康。具有高危行为的献血者不应献血,如静脉药瘾史、男男性行为或具有经血传播疾病(艾滋病、丙型肝炎、乙型肝炎、梅毒等)风险的。 具有高危行为者故意献血的责任:献血者捐献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会给受血者带来危险,应承担对受血者的道德责任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第77条、《艾滋病防治条例》第38条和第62条规定,高危献血者故意献血,造成传染病传播、流行的,依法承担民事责任;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